民族館> 風(fēng)情篇> 瑤族

 

“一家有事百家?guī)汀?/p>

白褲瑤族的糧倉

  瑤族“執(zhí)禮甚恭”,民風(fēng)淳厚,尤其是“一家有事百家?guī)汀、“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”的古樸民風(fēng)頗值得稱頌。

  “一家有事百家?guī)汀,這既是瑤族人民集體觀念、集體意識的體現(xiàn),也是他們公而忘私、團(tuán)結(jié)互助精神的寫照。

  在廣西桂北瑤族地區(qū),每到春耕時節(jié),就可以看到一排排、一列列瑤族群眾集體邊歌唱、邊耕種的歡樂場景。這種生產(chǎn)方式,他們稱之為“鑼鼓地”。勞動的人們踏著伴奏的鼓點(diǎn),隨聲而和,你追我趕,熱鬧非凡。在金秀瑤山,一年一度的插秧勞動也是集體進(jìn)行的。屆時,各寨的青年男女們像過節(jié)一樣,歡歌笑語,匯集一起,參加集體插秧。他們插完一村又一村,走過一寨又一寨。白天勞動,晚上對歌娛樂,談情說愛,其樂融融。這種生產(chǎn)方式,既減輕了疲勞,加快了生產(chǎn)速度,又增進(jìn)了大家的友誼與團(tuán)結(jié)。

  在廣西、廣東,在湖南、貴州或云南,有瑤族人的地方,就有“一家有事百家?guī)汀钡牧己蔑L(fēng)尚。無論婚喪嫁娶,還是建房立屋,一家有事,不管缺酒少肉,還是缺糧短錢,缺磚少瓦,全寨人都會鼎力相幫。照顧孤寡老弱和病殘、困苦者,更是每個人的責(zé)任和義務(wù)。如果有人孤立無助外出討飯,那是全家族、全村寨的奇恥大辱。

  在不少瑤族地區(qū),“非己勿取”的觀念,“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”的升平景象至今尚存。在瑤村瑤寨,從成片的土地,到堆放的柴草,只要插有“茅草結(jié)”,便表示物有所屬,不會有人占為己有的。上山勞動或走親訪友,不必帶去的東西可以隨時隨地寄放于路邊或掛于樹上,不管放多久也不會丟失的。每家的倉庫、房門常常不上鎖,即使上了鎖,鑰匙也掛在門框上。不過,除非親朋好友,一般人是不會隨便開鎖進(jìn)屋的。

  這,就是瑤山!這,就是勤勞、淳樸的瑤族人民! 

[上一頁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