潔白的氈房
哈薩克族從古到今一直從事著畜牧業(yè)生產(chǎn),過著游牧生活。他們的傳統(tǒng)民居是便于拆卸和攜帶的氈房,那是承載著他們兩千多年歷史的“活化石”。據(jù)史籍記載,哈薩克族的遠祖烏孫人住的就是氈房。公元前105年,遠嫁烏孫王昆莫的漢朝細君公主在《黃鵠歌》中寫道:“……穹廬為室兮旃為墻,以肉為食兮酪為漿。……”這就說明哈薩克族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(jīng)居住氈房了。
哈薩克族的氈房分為大小兩種。大氈房,由兩部分組成,下部是圓柱形,上部是圓弧形;另一種為小氈房,外形為圓錐體。
顧名思義,氈房的主要原料是毛氈,但其架子則是用草原上特有的紅柳木做成的。是由一扇扇網(wǎng)格狀編壁組成的。編壁高1.5米左右,每扇寬3.2米左右。每座氈房根據(jù)大小不同,由6至12扇編壁構成。由于編壁能伸能縮,搭建時打開,搬遷時可以合攏捆扎。方便而又結(jié)實耐用。
上部傘狀弧形頂主要由圓形天窗和撐干構成。天窗直徑約1米左右,將弧形紅柳木加工成圓形,鉆幾十個小眼,把撐桿上端塞進眼內(nèi),銜接處用未處理的濕駱駝皮包扎后曬干,再用彎成半圓形的細木交叉嵌在天窗頂上,呈鍋底朝天形。撐干的上端筆直、頂端箭頭光滑、細圓,長約3米左右,下端彎曲。當把編壁拼和捆扎成墻之后,把撐桿的箭頭插入天窗上的小眼內(nèi),下端彎曲的部分綁扎在編壁的交叉處時,整個就形成穹形架子。
氈房屋架打好后,編壁墻外要圍彩色墻蘺。墻籬是用長短、細粗、大小一樣的笈笈草編織成的草簾。圍在靠氈房門兩邊的草簾尤其講究,每根笈笈草上都繞彩色毛線編織成對稱、和諧的圖案,使氈房內(nèi)看上去更加美麗。墻蘺綁扎好后,外圍再圍上用羊毛搟制氈子,并用繩索連接固定。屋頂部分蓋蓬氈、天窗上蒙頂氈蓋。天窗蓋是活的,上面系有可以來回拉動的繩索,平常都是開著的,夜晚或遇有下雨或刮風下雪時封蓋。
氈房門高約1.40米左右、寬約0.8米左右。房門一般是雙扇木板門,刻有各種花紋或山水花卉。外面是用笈笈草編織的、夾有一層花氈的門簾。
室內(nèi)布置也很講究:正對著房門處,靠墻擺一些裝有貴重物品或衣服的木箱和木柜子,兩邊整齊地疊放被褥,用各種花布蓋好。圍著火爐鋪有半圓形的花氈坐褥,供來客使用。
這種氈房搭建、拆遷容易,且冬暖夏涼,堅固耐用,八九級的大風中也能安然無恙,是牧民們擋風避雨的好住所。
[上一頁]
[下一頁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