礦物ABC

礦物大觀

趣話礦物

繽紛寶石

有話要說

 

館際縱橫

風光旖旎的珊瑚島

海濱砂礦

白色災害——海冰

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(qū)

海底油氣資源

深海礦產(chǎn)——錳結核

五彩繽紛的珊瑚海

人工養(yǎng)殖珍珠

錳結核的開發(fā)

大峽谷是怎樣形成的

濫采珊瑚礁 海岸遭侵蝕

  




















 


   礦物博物館 > 礦物ABC > 走進礦物世界

礦物與礦石
 

  什么是礦石呢?

  通常,從金屬礦床中開采出的并具有冶煉金屬價值的固體物質(zhì)均稱作礦石,俗名常簡稱為礦。在選礦的術語上則叫做原礦、粗礦或冒沙。礦石一般是由有用的金屬礦物,即由礦石礦物與其伴生的脈石所構成。斑銅礦

  礦石礦物是指在工業(yè)上能從其中提起一種或數(shù)種有用金屬元素的礦物。礦石礦物大多數(shù)是不透明礦物,往往具有金屬光澤,如黃銅礦、方鉛礦分別為銅、鉛的礦石礦物。但也有一些是透明礦物。礦石礦物有時作為自然金屬產(chǎn)出,如自然金、鉑等,但其大多數(shù)為化合物。

  工業(yè)上所用的各種金屬是從許多種金屬礦物中提煉出來的。一種金屬元素可以從幾種不同的礦石礦物中提取出來,如銅可從輝銅礦、斑銅礦、黃銅礦、赤銅礦、自然銅及孔雀石等中提煉;同樣有的礦石礦物也可以提取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金屬元素,如鉀釩鈾礦可提取鈾和釩。

黃銅礦  在我國的文字中,“礦”和“鑛”兩個字是通用的,但最初卻反映人們對自然界兩類性質(zhì)不同礦產(chǎn)的認識:前者是指非金屬礦產(chǎn),后者卻是指金屬礦產(chǎn)。在我國古代,凡礦山采掘物未經(jīng)過加工精煉的,都叫做“礦”和“鑛”。人們最先采用的是石頭和泥土,后來才開始熔煉金屬礦石!暗V”和“鑛”兩字的產(chǎn)生、并存和通用,正是這種社會生產(chǎn)力發(fā)展的反映。

  “礦”字,原寫成“”,象征著一種采礦工具的形象。早在戰(zhàn)國時期(公元前475-前221年),已有掌管采礦的官員稱“人”,音礦(Kuang),象征采礦之聲音。

  在西方,采礦活動開始較晚,至中世紀規(guī)模才日益擴大,故“礦物”(mineral)一詞的出現(xiàn)也比較晚。它來自于中世紀拉丁文minera,原是礦、礦石和礦山的意思,開礦和采礦(mine)一字,也是由此而來。顯然,在西方“礦物”的概念也是在生產(chǎn)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。

 

[上一頁] [下一頁]